市委
|
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定西政务服务网
|
RSS
|
手机版
站内搜索:
所有栏目
网站首页
亲切关怀
信息公开
政府机构
领导之窗
政府文件
政府会议
政府公报
督促检查
应急管理
人事信息
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民互动
书记信箱
市长信箱
建言献策
民意征集
在线访谈
网上办事
个人办事
法人办事
便民服务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走进定西
定西简介
亲切关怀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社会事业
县区概况
特色产业
投资定西
投资新闻
投资环境
投资政策
人才政策
招商项目
招标公告
重大工程
区县投资
文化旅游
景点推荐
文化产业
旅游线路
定西特产
宾馆酒店
特色美食
旅游常识
最新资讯:
唐晓明:解决群众合法诉求贵在及时 重在就…
[12-22]
定西市铁路项目协调推进会议在兰州召开
[12-21]
定西市航空项目协调推进会议在兰州召开
[12-21]
天气预报:
走进定西
安定区
通渭县
陇西县
临洮县
漳县
渭源县
岷县
渭源县
首页
>>
走进定西
>>
县区概况
>>
渭源县
渭源概况
渭源因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发源而得名,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地处西陇海、兰成渝两大铁路经济带和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G75兰州至海口高速的交汇处。县城距省会兰州市174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公里,距天定高速公路延长线出口13公里,316、212国道和相继开工建设的临渭高速、渭武高速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在渭源设站建设,公路铁路衔接紧密,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全县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共辖8镇8乡,3个社区居委会、2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11万人,农业人口32.35万人。全县耕地总面积80万亩,林地131万亩,草场80万亩,海拔在1930-3941米之间,县城海拔2080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均降水量363毫米左右,平均气温6.8℃,无霜期166天。根据地形、气候、降雨量等不同特点,全县分为南部高寒阴湿区、中部浅山河谷川(塬)区、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干旱区三种类型,其中南部高寒阴湿,植被良好;中部河谷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北部干旱少雨,耕地面积大。
渭河源头治理。
历史沿革
据《禹贡》载:天下分为九州,渭源处古雍州之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陇西郡辖九县,渭源为陇西郡管辖。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陇西郡分置首阳县,因境内有商末周初伯夷、叔齐避居采薇之首阳山而得名。
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首阳县为渭源县,兼置渭源郡,县治由原首阳县迁至今渭源县城东北老龙亭。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废除郡制,渭源县属渭州,隶属秦州总管府。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秦凤路安抚使王昭筑渭源堡,后降县渭堡,称渭源堡。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渭源堡为渭源县,属陕西行中省巩昌路临洮府,府治狄道。
清初,沿用明治,由陕西省分设甘肃省,渭源县属甘肃临洮府。
中华民国2年(1913年),废府为道,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新设兰山道,渭源属兰山道。民国16年(1927)废道,设省县两级,渭源直属甘肃行省。民国25年(1936),甘肃省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渭源属第一区公署管辖,专署驻地临洮县。两年后,专署驻地迁岷县。民国33年(1944)12月,甘肃省增设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地临洮县,渭源属其管辖。
1949年8月,渭源、会川相继解放后,两县隶属岷县专区。1950年岷县专区撤销,渭源划归定西专区管辖。195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渭源县,合并于陇西县,将原会川县区域分别划归临洮、漳县。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渭源县,属临洮专区。1963年12月撤销临洮专区后,渭源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2003年由定西市管辖。
马铃薯网棚。
文化旅游
近年来,围绕省上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依托渭源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渭河源承载的“大渭河”文化基底,渭源县委、县政府按照“重规划、强基础、兴产业、创品牌”的发展要求进行总体布局、错位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结合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及关于打造“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中的十三板块,确立了以传承保护渭河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为目标,以发展大禹导渭始祖文化、伯夷叔齐商周文化、民族宗教丝路文化、农耕游牧民俗文化、长城古堡边塞文化、红色革命文化 等渭河源特色文化为灵魂,以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渠道,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繁荣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发展框架,树立了“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全面打响“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品牌,围绕“十大文化”建设“渭河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集文化探源、生态度假、产业旅游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华夏文明渭河旅游线、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圈和渭河文明集中展示区”。
渭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境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积淀形成了以“大禹导渭”、“秦长城”等为代表的渭河源文化,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有葬有孤竹国二圣伯夷、叔齐的首阳山,鸟鼠同穴奇迹的鸟鼠山,秦长城遗址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全国独一无二的悬臂式纯木拱桥--灞陵桥等一些历史人文景观。全县有古文化遗址4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
渭源地处西秦岭末端向北部黄土高原过渡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集峡谷、峰崖、草甸、旱塬、泉瀑、溪河之大成,占山、水、文、艺之精髓,自然风光奇丽秀美,蔚为壮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构成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现已建成渭河源、首阳山、双石门三大旅游景区,开发出渭水长虹、君山夕照、首阳谒圣、夷齐古冢、石门夜月、天井幽谷、鸟鼠同穴、秦皇长城、五竹秀峰、鹿鸣惊梦、南谷卧佛、太白云海、露骨积雪、索林涛声、高崖花会、船崖巨舫等16处景点。首阳山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景区,灞陵桥--老君山公园被命名为AA级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2.2亿元,已成为陇上旅游观光、探险寻源、休闲避暑的理想之地。
峡城水电站。
交通现状
渭源县地处西陇海、兰成渝两大铁路经济带和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G75兰州至海口高速的交汇处。县城距省会兰州市174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公里,距天定高速公路延长线出口13公里,316、212国道和相继开工建设的临渭高速、渭武高速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在渭源设站建设,公路铁路衔接紧密,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204.6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连接线6.2公里,国道2条,长95.08公里;县道3条,长131.223公里;乡道14条,长190.654公里;专用道3条,长21.787公里;村道152条,765.919公里。近几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交通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全县16个乡镇全部已通油路;217个行政村中,有105个村通油(硬化)路,有129个行政村通等级砂路。
特色产业
渭源县物产资源丰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生产发展空间广阔。境内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马铃薯良种繁育和多种中药材种植,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党参之乡”。
渭源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69年就被甘肃省确定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已建立了从“茎尖组织培育脱毒瓶苗—日光温室繁育原原种—网棚(高山隔离)繁育原种—大田繁育一、二级种薯”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100%,年产脱毒瓶苗1.6亿株、原原种2亿粒、原种4.84万吨、一级种薯31.5万吨、二级种薯47.88万吨,贮藏能力达到60万吨,渭源县已成为全国县区最大的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渭源种薯具有发病轻,异地调种增产幅度大的特点,通过了原产地标记认证和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注册了“五竹”、“渭河源”牌种薯商标,远销陕西、内蒙、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市和地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马铃薯种薯
生产供应基地
。
夏日太白山。
渭源县境内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野生中药材种类达300多种,自古就有“渭水当归传两广”和“党参故里”之说,素有“千年药乡”的美誉。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党参12万亩,当归10万亩,黄(红)芪6万亩,其它2万亩,年产干药达7万多吨。通过了白条党(参)原产地标记认证和无公害中药材(党参)产地认定,注册了“渭源白条党参”证明性商标。建成了清源、会川、莲峰、新寨等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其中会川中药材交易市场是甘肃省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全县累计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30家,年加工中药材3万多吨,所产中药材及其产品因其品质优良、营养药用价值高而久负盛名,销往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委 定西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定西市委办公室 定西市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定西市网络管理中心
投稿邮箱:dxsmhw@163.com 地址:定西市安定区安定路1号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012号
备案序号:陇ICP备12000615 网站标识码:6211000039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8/01/02 01: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