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凤翔、巉口、内官、李家堡、西巩驿、宁远、鲁家沟、称钩、团结、香泉、符川、葛家岔、石峡湾、新集、青岚、石泉、杏园、高峰、白碌19个乡镇和永定路、中华路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02万,其中农业人口37.1万。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万亩。海拔在1700—2580米之间,年降雨量38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无霜期141天,年平均气温6.3℃,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 陇海铁路、310、312、309国道和兰定、平定、天定、连霍、青兰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安定区历史悠久,建置较早。北宋绍圣二年(1096年)始筑定西城[,与此前已筑成的安西城(今巉口镇东川村、平西城今鲁家沟镇南川村)共同组成北宋王朝在这一区域的军事防御体系,随着军事战略位置的上升,北宋王朝将今安定区域定名为“定西寨”,成为正式军事建制,隶属巩州管辖。定西寨成为金人统治区域后,金皇统二年(1142年)始建定西县,仍属巩州管辖,金贞祜四年六月(1216年)升为州,辖定西、安西、通西等县。元朝建立后,继续沿用金制,定西州建制保留,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陇中地震,元王朝将定西州改为安定州,取“安宁稳定”之意。随着明王朝政权的日趋巩固,定西区域军事战略地位下降,明洪武十年(1377年)明王朝将定西州降为安定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清又隶属甘肃省巩昌府。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政府又将安定县改为定西县。1949年8月14日定西解放,16日成立了定西县人民政府。2003年9月24日,撤销定西县,设立安定区。
安定区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有红沟儿旧石器时代遗迹,有15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和40余处夏代聚落遗址。地质时代的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构成了陇中灿烂的远古文明;唐代、西夏的经卷,宋金元时期的砖雕彩绘和古城遗迹,明代的彩绘画册、清代的佛像书画藏珍,陇中小曲等民俗民风,构成了安定独特的历史文明和地域文化特色。1925年出土于巉口镇的国家级文物“新莽权衡”向世人明示,这是一块创造人类文明的繁庶之地。
安定区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代表,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变化的缩影。长期以来,安定区的发展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李鹏、乔石、朱镕基、曾庆红、吴官正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安定区视察工作,并寄予了深切期望。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给安定区干部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认识抓强化、产业抓提升、转型抓项目、城建抓完善、和谐抓民生、作风抓班子”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发展平稳向好、质量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改善、活力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1.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9.6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5︰32︰4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31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7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2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0.8元。